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

[中時] 簡媜、黃照美的盛宴 且笑且哭且痛快地吃...

蘇惠昭(文字工作者)  (20081215)

友情是怎樣的東西?借用知名學者、奇幻作家C.S.路易士的說法,它是
一種不屬世的愛,不受本能、義務和嫉妒的羈絆。兩個朋友之間的樂趣
,會因第三個朋友的加入而增加,以此類推,每一個朋友的加入都是「
啊,又來了一個可以增大我們的愛的靈魂」。即將問市的《吃朋友》(
印刻),便是以厚實友情為底,以「吃」為引,引出來一群朋友靈魂深
處的生命故事。

約莫4、5年前,其時飲食文學大盛,作家簡媜開始想像一個畫面:一群
朋友圍坐餐桌,不談政治經濟也不說八卦是非,只輪流說出自己的故事
,但這故事需要有一桌菜餚作為媒介,需要由故事的「苦主」開出一張
連結其童年成長與人生體驗的菜單,所以,最重要的,需要一名掌廚人。

說故事容易,掌廚人難找,簡媜於是將她的想像告訴好友黃照美。兩人
結識於遠流出版公司,簡媜是主編,黃照美則擔任門市兼雜務總管11年
。後來兩人離開了工作崗位,簡媜繼續寫作,黃照美流轉於新店附近5大
菜市間,她深具烹飪慧根,兼有神農嘗百草精神,中台菜無師自通,再
拜師學習果雕和日歐系料理,當簡媜向她開口,她立即以過人膽識承諾
:「沒有我做不出來的菜。」

作家簡媜、「遊民」黃照美、音樂家黃淵泉、兒童哲學家楊茂秀、戲劇
學家李惠綿、幼教專家趙國瑞…,人生路上,他們一個牽引一個,彼此
相識相交多年,生命中的某一部分相互滲透,卻基於情義,不去觸碰對
方說不出來、抑或還不想說出來的塊結,於是又各自保持各自的孤獨。

而有一種人如黃照美者,天生像陽光照拂大地,又擅用料理溫熱友人的
腸胃直通心靈。比方說頭髮像一窩鳥巢的楊茂秀,自從認識黃照美後,
兩人一拍即合以姊妹相稱,「妹ㄚ」會三不五時打電話來問黃姊:「妳
家有沒有吃的?」人就一陣風似的帶著嘴巴出現了。

沒錯,簡媜深刻領悟到,人和人之間,談論食物時最自然,透過食物來
講故事也最自然。更重要的一個理由是,她放眼這群朋友,世路已慣,
大家都夠強壯了,強壯到可以開啟封印,召喚出記憶中的千滋百味而不
傷心傷胃。

就這樣,一名廚房女巫,8個說故事人,從2007年起展開8場盛宴,一開
始掛名總策畫的簡媜嘻嘻然暗忖,會聽到怎樣的故事還未可知,但保證
有80道以上好菜入肚腹。隨著盛宴的開展,故事的流入流出,她發現料
理召喚出的眼淚多於歡樂,這一群朋友竟是一組滄桑靈魂的物以類聚,
孤兒孤女比例奇高,其中楊茂秀的故事最讓朋友驚異。那天他走進黃照
美家,看見桌上的米糕,簡媜瞬間捕捉到他慣常嘻笑的臉倏忽一暗,於
是這是楊茂秀的第一次發言,講述了他苦兒流浪的魔幻童年。

後來簡媜寫到楊茂秀偷偷去看送給人家收養的小妹那一段,淚流不已。
黃照美讀到文稿,先是笑,笑著笑著就哭起來了。

這是第一次,對著一鍋人參雞,黃照美完整說出她和翻譯家丈夫黃恆正
的故事,在他離世後的19年。也是第一次,朋友知曉簡媜為何不吃小卷
,那是她13歲時,遺落在令父親致命的車禍現場,從父親的魚籃飛出來
的一地腥臭。

盤子一一見底,故事也說完了,盡成一難以歸類之奇書曰《吃朋友》。
而這群朋友,竟如發現新大陸似的望向彼此,想說,啊,我們終於靠岸
了。

http://0rz.tw/915f2

=====

看到這篇,於是好奇找了找這本書『吃朋友』

原來12/31才會上架!

內容簡介:

一桌珍饈,換一個故事!
80餘道簡單卻創意十足的家常菜餚,是獻給好朋友的禮物;
有好朋友相伴,同席談笑,更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心靈食補良方!

《老師的十二樣見禮》作家 簡媜◎總策劃 「這是一本讓人流口水、
也流淚水的書」

跨越近一世紀,美食創意家黃照美、幼教專家趙國瑞、翻譯家黃恆正
、兒童哲學家楊茂秀、音樂家黃淵泉、戲劇學家李惠綿、散文家簡媜
、治療師魏可風……他們的故事

八次盛宴,八個說故事人,帶來八個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。

時間上,從日據時代、抗戰時期、白色恐怖時期、民國六○年代……
,貫串出歷史縱深與時代背景。就地理言之,外省至本省南北各縣皆
具。菜系而言,江浙、客家、閩南、福州與西式兼備。難得的是,在
好友圍繞的溫馨氛圍裡,每一個從未說出口的故事因被全神貫注地聆
聽、被理解、被以婆娑淚光回應,因此反而能回過頭來撫慰了說故事的人。

從這些足以歌哭,更驚奇入菜的故事中,我們彷彿重回昔日現場,看
到朋友如何通過坎坷路途,自困厄中提煉出珍貴品質而成為一個可敬
的人。

筵席既畢。
我們的故事說到這裡,接著,輪到您!

=====

雖然這篇看起來有點像是替新書行銷
但卻令我想起高中那小方桌小木椅的餐廳生活!

餐廳的門口有兩隻石獅子,門上一塊匾額『史培曼堂』
三年下來,石獅子與史培曼的故事仍然一丁點也不知道
餐廳內的故事反倒在我腦海中深植

沒看過的人實在很難想像那畫面
八人一桌的方桌,一邊坐兩個
擁擠的空間所有人肩並肩背靠背坐著
冬天是溫暖舒適,夏天就得汗流浹背

那個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年齡,故事總是特別多

哲哥總從他不能吃牛肉,吃牛肉會有報應開始
便開始敘述南投老家的土石流多麼威猛,老家種的青椒多綠
接著述說在這裡從國小國中一路念到高中在學校的事蹟
在水塔裡洗澡啊!抽菸喝酒逃學啊!說得比牛肉還津津有味

水龍會留著汗開始嘲笑榕哥的衰運
上課被老師指著頭說印堂發黑
穿西裝制服繫牛仔皮帶被老師罵不倫不類
翻牆出校手臂上被鐵絲網劃破長長一道傷口
走路姿勢像鐘樓怪人,不時還會跌倒

BLABLABLA的...雞哩瓜拉!
那餐廳的故事總是喋喋不休
(我得去上課,沒時間打了!XD)

也許我們吃了三年的都不是飯
而吃三年的朋友!

沒有留言: